新时代新征程,新青年兴家乡
经管学子积极参与
走进基层,服务群众
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奉献社会
助力家乡发展
展现青年学子风采
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实践故事吧
汤嘉堰,女,汉族,群众,出生于2004年3月,江西上饶人。于2022年9月入学,目前是B220508班班委,及秘书部成员。
生活里,她是一个热爱学习、享受生活的女孩子。在听说能够为家乡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时候,她果断报名参与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她认为,每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,都会比想象中领悟的要多。大学生真正要学的并不只是教材上的那些理论知识,而是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。因此,在寒假期间,她参与了“激活社会保障卡和医保卡”以及“关照六十五岁以上老人身心健康”的社会实践活动。
在走访过程中,她深刻的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,这使得她对她的工作始终保持着高涨的激情。社会实践的经历,让她感受到了在村子里面没有孩子陪伴的老人的生活,他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,不看电视,更甚之,在门口呆呆的坐上一天,鲜而少之的交流,但他们的眼中那复杂的情绪,却在告诉来访者“思念”。正因如此,在看到这些志愿者的时候,老人家会更加热情的希望能有多一刻的停留,让那冷清的庭院,多一分热闹。
这次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,我见识到了“空巢老人”平淡的生活,他们没有太多的话语,只能将思念藏于云层之中,等到沉淀久了,变风化雨,代替他抚摸最亲的人。不管距离多遥远,尽可能的多陪伴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事。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追求功利性和实用性,更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,放大自己的微薄力量,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,遇见更好的自己!
——B220508汤嘉堰
辛婷婷,⼥,汉族,共青团员,2003年12月生,江西宜春人,2022年入学,现任经济管理学院办公室部门干部职位。
寒假期间,她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,积极参与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,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中医院12楼药剂科自愿投⼊抗疫队伍,共服务12⼩时。她的工作任务为:分拣苦杏仁药包。她和她的搭档总共分拣完成了4万份药包,将药材挑选好依次打结,传给下⼀个药材负责的⼈。她们穿上了防护服,带好医用口罩和⼿套,做好防疫措施参与志愿中。参与期间看到很多大学生共同参与其中,最让她感到惊讶的是:有很多小学生也在陆续帮忙。他们虽是小小身躯,但贡献了他们自己的社会价值。
为抗击疫情做出努力,即使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, 我们也没有说苦说累,⼀直在默默工作着,感受到了⼀种浓浓的贡献气息。
——B220510辛婷婷
罗雨妍,女,汉族,群众,2004年9月生,江西高安人,2022年9月入学,现任校学生会文体部部门干事职务。
寒假期间,她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,报名参与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与江西青年协会举行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。她充分运用寒假期间,返乡在江西省高安市石脑镇望城村委会进行志愿服务。期间勤勤恳恳帮助委员会进行普及村民们下载国家反诈app,过程中对待不熟悉智能机的村民耐心负责,并宣传反诈知识。春节前夕主动包揽清扫主村委干道路。
作为一个志愿者,在助人的同时,也是一个自助的过程。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,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,学会与人沟通,学会关爱他人,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。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微小的,因为它涉及的范围太有限。它又是伟大的,因为他在有限的范围中让老人露出了笑容。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自身的价值。同时,它也提升了现代青年的精神道德。并且,志愿者的活动,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,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。
——C220519罗雨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