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最 新监测数据显示,我市季节性流感疫情活动强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,上周流感样病例数量较2019年同期水平上升78%,在流行的流感病毒中,甲型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,其中甲型H1N1亚型占64%、甲型H3N2亚型占35%,乙型流感占1%。
“甲流”是甲型流感的简称,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
流感病毒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4型,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。甲型和乙型流感每年呈季节性流行,其中甲型流感易引起大流行。
通常说的感冒,是指“普通感冒”,主要由致病力较弱的鼻病毒、副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,传染性低,常常表现为鼻塞、流鼻涕、打喷嚏等症状,也可出现低热,通常几天时间即可自愈。
甲型流感与普通感冒相比,传染性强,症状也更严重,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通常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较轻,而高热、头痛、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,且发病后可出现肺炎、心肌炎、中耳炎等并发症。
甲型流感潜伏期一般1-7天,多为2-4天。主要以发热、头痛、肌痛和全身不适为主,体温可达39-40℃,可有畏寒、寒战,多伴全身肌肉酸痛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。
1.甲型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,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,也可以通过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。
2.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
3.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,也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。
1.出现呼吸道症状时,应居家休息,进行健康观察,不带病上班、上课;
2.密切观察病情变化,如病情出现进行性加重,应及时就医;
3.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家庭成员,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,减少疾病传播。
1.学校要认真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,掌握学生缺勤原因,做到疫情的早发现、早报告。
2.教室应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。
3.学校每天要对卫生间、食堂、楼梯扶手、门把手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。
4.学校要借助健康教育课、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流感防病知识,提高师生自我防病意识。